江西上饶望仙乡中心小学: 以爱育人 以情动人 以文化人

2025-07-11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62年,地处广信区北部,距县城60余公里,是一所涵盖寄宿与走读的偏远山区学校。学校现有学生576名、15个教学班、教职工93名。该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荣获“省素质教育示范校”“省师德师风示范校”“省十大榜样学校”“省跳绳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市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该校始终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为办学宗旨,在山区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

该校自2017年创建跳绳特色以来,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斩获赛事荣誉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间,通过研讨会、全乡培训、各级外派培训及专家指导不断提升教练员水平。在专业的训练下,花样队的表演灵动精彩,彩绳翻飞间,各种花样动作流畅优美,极具观赏性。竞技队在市区比赛中表现出色,接连斩获佳绩。为实现“人人会跳绳”,学校将花样跳绳融入大课间、体育课、社团课等多元场景,以计数跳、花样跳、集体跳为核心内容,推动大课间绳操常态化,每日以热身舞、集体绳操等形式呈现,打造阳光体育特色。同时,将其纳入校本课程,分学段设计一至三级动作、交互绳、8字跳等内容。每学年通过绳操比赛、团队展示、过关验收等多样活动激发兴趣,辅以校园墙面绳文化展示、“绳王英雄榜”营造氛围,特色项目已深度融入校园生活。


学校将一片租赁而来的田地打造成孩子们的实践天地,每一天在这片土地上动手、出汗、收获。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创作,设计创意十足的班牌,写上独具特色的口号,再标上菜品、数量和收成。每班开设劳动课,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季节种下不同菜品。播种、浇水、施肥、捉虫、收割,孩子们样样不落下。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交流、汇报,从而获得学习能力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到瓜果蔬菜成熟时,将一袋袋成果带回家,烹饪成美食,与家人一同分享,此时,“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幸福,幸福源于劳动”已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深入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


该校将每日20分钟设为学生专属阅读时光。孩子们手捧书卷沉浸其中,随后在阅读手册上留下思考的痕迹——或记录触动心灵的语句,或写下对故事的感悟,让每一次阅读都有沉淀、有收获。师生共读一本书,阅读整本书,老师们带着学生逐页品读,通过阅读指导课解析文字背后的深意,再以交流展示课搭建分享平台,让不同的视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让阅读更添乐趣,学校还定期开展书籍推荐会、创意书签制作、阅读笔记评比、讲故事比赛、情景表演等活动,孩子们在互荐好书、巧手制签、晾晒笔记、生动讲演中,让阅读从个人行为变成集体热潮。打卡监督则为坚持护航,从每日记录到每周反馈,阅读已融入校园日常。在这里,文字的力量悄然生长,让书香成为滋养成长的养分。

       该校教研活动聚焦实际教学问题,以“问题导向”为核心,让研讨扎根课堂、服务教学。老师们从教学难点、学生困惑中提炼课题,在集体研讨中拆解问题、寻找对策,让每一次教研都有明确目标、实在收获。为加速成长,学校特邀广信区第八小学团队开展“专人专科”帮扶:两校教师常态化互听互评,从课堂导入到作业设计,从学情把握到评价方式,在深度探讨中碰撞思路。这种“手把手”的指导与“面对面”的交流,让教研不再局限于校内,形成了开放共研的良好生态,推动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持续精进,让教学能力在互助中稳步提升。

      取消教学业绩考核是学校新举措。学校跳出“以成果论绩效”的单一维度,转而以教育过程中呈现的真实状态为导向——通过细致分析教学反馈、学生成长数据及实践表现,精准定位问题根源。针对发现的症结,学校制定专项提升方案,这种以问题为锚点的评价逻辑,实现了从“关注结果”到“深耕过程”的转变,让教育改进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广信区望仙乡中心小学以绳韵点燃活力,以劳作厚植实践,以书香涵养智慧,以研评驱动发展,绘就了校园生动鲜活的成长图景,更让每一位师生在多元滋养中收获丰盈,向着更优更远的未来稳步前行。(记者:王义东 通讯员:祝媛媛  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