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一中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节: 有料又有趣

2024-06-01  

       5月22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家斌莅临玉山一中开展科创讲座,为上饶市玉山县一中学生带来题为“新污染物:水中隐形‘杀手’探秘”的科普讲座,并介绍了同济大学基本情况及办学特色。陈家斌在讲学时,围绕全球水危机、水污染治理的演变、“新型污染物”的防控三个方面,向同学们科普了新污染物PPCPs相关知识。同时,陈家斌向同学们介绍了同济大学师资力量、学科发展、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情况,鼓励同学们明确奋斗目标,梦圆同济大学。

微信图片_20240601192042.jpg

        5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新丽副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殷晓旭教授莅临玉山一中,授予我校“优质生源基地”荣誉称号,并为该校师生带来两场科普讲座。授牌仪式上,陈新丽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向玉山一中颁发“优质生源基地”牌匾,该校党委书记陈朝晖接牌。

微信图片_20240601193702.jpg

        随后,殷晓旭为师生带来题为“走进预防医学,传承上医使命”的科普讲座。殷晓旭向现场师生简要介绍了“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的内涵,并从“医学为什么重要?”“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欢迎同学们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预防医学专业,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陈新丽为师生带来题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文科的新机遇”的科普讲座。陈新丽从“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为何引起恐慌?”“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选择专业?”等方面,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向现场师生作了介绍,告诉同学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赋能文科专业”的探索实践进行了介绍,欢迎同学们报考华中科技大学。

       5月22日、5月27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两项科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自主制作小时钟、小经纬仪等模型。第一个小项目是制作北斗小时钟。同学们利用北斗卫星授时技术,制作出了一款时间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小时钟。第二个小项目是制作小小经纬仪。同学们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组装了一款能够提供精确经纬度数据信息的小型设备。通过科创实践,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北斗卫星系统的理解,还掌握了卫星授时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科技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5月27日、5月29日,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实验室探索3D打印和机器人的奥妙。同学们探索3D打印奥秘时,通过计算机对3D物理模型的合并、裁剪等工具进行完美的堆积,成功制作了精美摩天大厦、有趣的水杯等小物件。同时,同学们在展示3D打印工具时,将打印文件通过U盘植入到3D打印机里,经过高温加热将材料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完整的物体。同学们在制作3D打印模型后,又利用blockly积木编程的编程软件,用一块块图形对象构建程序,设计舞蹈动作,之后发出指令让机器人跟随音乐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科技的魅力和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科学兴趣,为培养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5月23日晚,玉山一中举行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节“讲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比赛决赛。比赛现场,晋级决赛的九名参赛选手紧扣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科学精神的认知,讲述了励志奋进的科学家故事,表示要把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到自身日常学习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微信图片_20240601193708.jpg

       5月27日,玉山一中举行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节科技主题辩论赛活动。本次辩论赛,对阵双方围绕“勤奋促进科技进步”还是“懒惰促进科技进步”的辩题展开唇枪舌战。辩手们立论环节铿锵有力,攻辩环节展现思辨光芒,自由辩论环节精彩纷呈,总结陈词环节掷地有声,现场频频响起热烈的掌声,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思辨盛宴。辩论赛结束后,评委老师代表进行了综合点评;评选出“最佳辩手奖”“优秀辩手奖”“冠军团队奖” ,并进行了颁奖。(杨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