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根本性变革:从设计型到生长型的转变

2022-01-21  

 作者简介:汪国新,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杭州 310003;项秉健,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审。上海 200032

  内容提要:总结三十年来我国社区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现,以四级办学网络为特征的社区教育模式在社区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是需要的,但长期以来严重存在的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问题,已凸显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施符合人性和教育规律的社区教育,必须重新认识社区和社区教育,实现从设计型到生长型的根本性变革;实现价值取向的变革,突出人的生命成长和社区归属感的提升;实现发展动力的变革,突出学习的内生性;实现教育资源增长方式的变革,突出资源的再生性;实现供给侧的变革,突出学习服务的适切性。草根式生长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展现出不可遏制的生命力,成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有效路径。生长型社区教育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坚实基础,为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社区教育;变革;生长型社区教育;社区学习共同体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区学习共同体生命价值与成长机理研究”(BKA140033)的部分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区教育从无到有,从局部开展到全国普遍开展,从民间的自发活动到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推动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30年的历程是社区教育工作者艰苦探索的过程,也是老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新时代社区教育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中国社区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总结和反思30年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在为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社区教育事业也到了转型升级甚至根本变革的关键时期。社区教育的变革不仅是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转变,而是从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从根本上变革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增长方式、实践路径等,使社区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社区教育根本性变革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一切从学习者出发。社区教育的任何实践必须考虑学习者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这是我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质量是社区教育的生命线。社区教育的质量比学校教育显得更紧迫,因为学校的学生少有能“用脚投票”的机会,而社区教育则不同,没有质量的社区教育,社区居民可以“敬而远之”或选择离开。现阶段,传统的社区教育有无法破解的难题,实现社区教育的转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

  1.学习者的困境:参与意愿不足

  社区学校“百人怪圈”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参加学习活动的,数来数去就那么百来个人。参与社区活动往往是政府一头热,而市民慢热或不热。如在一个有11万常住人口的街道,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数一年下来仅千人次。[1]即使在全国社区教育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社区教育的影响面较小、社会知晓度不大。社区教育的生命在于居民的自主参与,参与度不高是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居民满意度低,获得感低。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教育,本应能学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人生智慧,更好洞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设计型的社区教育老百姓不喜欢。早在2007年下半年,浙江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就提出:“社区教育的知晓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吸引力不强,能否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一下什么样的社区教育才是群众喜欢的?”随后的实地调研证实了鲍厅长提出的问题不仅存在,而且十分普遍: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居民实际需求,成人学习规律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正规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用在社区教育工作之中,居民不愿意参与,且获得感低。

  2.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困境:成就感低

  社区学院(学校)的老师需要完成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的培训任务,但组织这类的培训,不仅请教师难,而且“请”学员更难。深入实际考察会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勤勉付出与教育效果之间不成正比,常常得不到居民的认可。有些培训项目虽受到学员欢迎,但学员总数很有限。许多社区教育工作者少有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和事业的失败感。

  3.政府的困境:收效甚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人共同的心声。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更愿意通过学习提升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城乡居民的学习需求显著增长,学习愿望更加强烈,并且显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而政府供给的能力弱,供需间的矛盾激烈并日益增强。上海作为社区教育最发达地区,建有292所不同类型的老年教育机构,参与学习的老年人也只占13%。[2]政府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社区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政府只能提供最基础性的服务,不可能像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一样大规模地投入,其服务的方式也只能是自上而下的供给;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公益性与教育性决定它不能遵循竞争逻辑、遵循理性经济人按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去操作。有人把提高社区教育的满意度寄希望于扩大社区教育规模,提高社区教育机构的办学能力。其实,即使再十倍百倍地扩大社区教育的办学能力,同样不能破解资源难题。政府陷入了无法克服的困境,变革社区教育的供给侧十分必要和迫切。

  4.设计型社区教育的困境: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社区教育的总需求较小,需求的层次品质较低,采取设计型的社区教育方式供需矛盾并不显突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区教育的需求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设计型社区教育的供给方式只会让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社区教育资源需要不断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而设计型社区教育的人、财、物资源配给是一种计划性的配给,资源的缺口在哪里仅凭供给者“拍脑袋”,资源无法自动地向需求缺口聚拢,更不能形成资源自动供给的机制,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日趋突出。

  设计型社区教育中的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培训,永远难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习者的被动参与,社区教育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依旧严重存在,社区教育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的现象很难得到消除。由于没有造血功能,“等靠要”思维难以克服,社区教育的生机日益丧失殆尽。与此同时,设计型社区的教育禁足于传授知识技能的范畴,其方式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授,学习者之间重建熟人社会及其守望相助关系的情感需求难以满足,社区感严重缺失,社区的凝聚力无从谈起。

  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已经构成社区教育变革的强劲外部动力。社区教育从不可持续的1.0型转到可持续的2.0型恰逢其时,既充满挑战,更有难得的机遇。

  二、生长型社区教育的架构与内涵

  人为设计和批量生产是大工业的核心特征。学校教育正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等“大一统”的举措为教学的高效率提供了保证,但终归是设计型的教育。传统的社区教育基于这样的假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社区人的学习是需要外界激励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核心,质量通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来保证,质量优劣由施教者评估,数字化学习是解决社区教育资源不足的根本办法。基于这样的假设,集体授课成为首选,菜单式培训成为时尚,制造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课程成为热点。

  传统的社区教育即学校式社区教育,是由专家、学者、社区教育工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来的教育。把学习者从他(她)的生活背景中、从情感(亲情、友情、同学情、邻里情等)世界中抽离出来,人就成了不需要名字的抽象物,教育成为学习者获取名权利的工具,人也自然成为了工具。所以,从本质上讲,传统的社区教育属于设计型社区教育,背离了社区教育的规律,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我们认为,社区教育是促进城乡社区中的居民享受终身学习过程、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和形成生命共同体所开展的服务活动,并对生长型的社区教育的宗旨、目标、基础和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

  1.一个宗旨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小康社会的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伸。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富起来,是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人的发展所支撑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以人性的自我完善为动力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解人民追求真善美的内在需要。生长型的社区教育关注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它不是满足少数人需要的奢侈品,而是小康社会全体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实现的必需品。以人为中心,就是相信人的首创精神,能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2.两个基本发展目标

  (1)社区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人的工具性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生命性价值的实现。一个人实现了生命性价值,才是富有诗意的人生,才有生命尊严和生命活力、才有自由精神和创造激情。它与人的学历、资历、财富、权位、荣誉无关。当生命主体变得势利心十足、奴性十足、功利心十足时,这样的人生将失去人性的光辉而暗淡。生长型社区教育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路径,它让社区学习回归其本原,成为人获得诗意栖居和追寻生命性价值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达到社会性功利目的的工具。

  (2)社区社会资本的提高。社区既是社区教育的主体,也是社区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如今城市新建的小区楼盘,仅有法定的绿化率,缺乏可以使人们建立信任、友谊、睦邻、婚姻等文化构造的公共空间。绿化固然可以生产新鲜空气,却无法生产人的归属感。随着工业文明的降临,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化使水泥、沥青等石化物替代了土壤、草地、森林等自然地面,切断了人与土地的关系。这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切断,还包括时间原则的破坏,情感、意志的切断,记忆的删除。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一种发自内心呼唤:哪里是我们诗意栖居的地方?以人为本的生长型社区教育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共同的学习来重建一个熟人社会及其交流系统,在“国”与“家”之间重建精神“家园”,把居民小区建成人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

  3.三大发展基础

  设计性社区教育为生长型社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外部动力和发展基础。

  (1)健全的社区教育机构网络。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部分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设区市社区大学、区县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许多地区还有村社教学点,构成四级教学网络。

  (2)丰富的公共学习空间等资源。学习的公共空间的总量、类型和分布满足学习需求,学习的公共空间的管理科学高效。

  (3)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国家意志写进了十九大的报告,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国情又切合社区教育规律的政策保障系统,实现社区教育供给侧的有效变革。

  4.四大基本内涵

  生长型社区教育与设计型社区教育在其逻辑起点、中心、内容、形式、教育资源、社区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思维特征、实践策略、收效方面有本质的区别(见表1)。具体而言,生长型社区教育的内涵如下:

  (1)价值取向的生命性。生长型社区教育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出发点,努力使人成为“人”,协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促进人的生命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3]的共同实现。

  (2)学习动力的内生性。接受社区教育的动力不是来自外在的物质激励而是人内在天性的呼唤。人的未完成性决定人是学习的动物。对于人的天性实现而言,学习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生命的历程即学习的过程。学习者的自觉行为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并不需要人为的理性匡正。

  (3)学习资源的可再生性。生长型的社区教育为教学资源自给式学习提供支持,自给式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保证,它还原了前学校时期学习的自然状态,[4]这种教育能促进“一个每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的社会”[5]的实现。教员和学员都是生活在社区的居民,学习需求是由学习者“生”出来的,不是外加的,学习资源也是由教员“生”出来的,不是外有的。学习在“教员”和“学员”身上同时发生,学员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教者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员的身份可随时转换,学习资源在学员与教者之间流动,自然形成了教育资源的再生和循环过程。

  (4)学习服务的适切性。学习者的需求是社区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设计型社区教育从“教者”意志出发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居高临下的大一统的单向供给永远也不会满足学习供需。把社区学校定位在教育资源输出的终端,造成公共资源只能为少数人服务,导致教育的不公平,同时并不为学习者所喜欢。生长型社区教育的供给侧不是直接输出教育资源(空间资源除外),而是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生长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必要的基本条件,即不是教会植物和动物如何生长,而是为它们的自由生长留出田园、山林和湿地,提供必要的空气、阳光和雨露。

  三、从设计型到生长型转变的四大行动

  设计型社区教育,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都不是学习者说了算,而是专家和教师说了算。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学校教育属于设计型教育,具有先天的不足。社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先天不足,真正的教育可能发生在社区。然而,许多人把社区教育的非正规性和非正式性,看成了缺点,一定要把社区教育按照学校教育的模式来办。这种以有限的教育者的智慧应对无限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必须变革。我们认为,社区教育从设计型到成长型转变需要变革价值取向、内部发展动力、教育资源和供给侧,需要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重要抓手。

  1.价值取向的变革,突出人的生命成长和社区归属感的提升

  (1)实现只重工具性价值到更重生命性价值的转变

  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是人性的回归和完善。教育的异化和堕落,几乎让“教育”变成了贬义词,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无限放大,而教育的生命性价值难觅踪影,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教育饱受诟病,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教育只见物不见人,只重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教育的人性滋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原。设计型的社区教育同样偏离教育的真义。生长型社区教育不回避知识技能的学习,但不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最终目的,而是更重视审美情趣的提高、心灵的滋养、情感体验的丰富。社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孔子以为,所谓好学,不仅是学知识技能,更是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6]学知识技能只能成“器”,“器”是用来载“道”的,“君子不器”,即君子是人不是工具。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由本质意志主导的因共同学习而结成的能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和建立守望相助关系的群体。[7]具有“本质意志、共同学习、守望相助、生命成长”[8]四大基本内涵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为人的生命成长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路径,这里的学习与完全的功利性的学习拉开了距离,学习者的最大收获是生命状态的积极改变,是生命意义的自觉追寻。

  (2)重视社区归属感和社区社会资本的提升

  缺乏社区归属感已经成为当代城市人普遍的“心病”,人的原子化存在已构成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传统社区教育把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作为目的,只重知识与技能的设计型社区教育无意提升社区归属感和建设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

  当校园和职场成为功利角逐地后,关爱伦理的温润空间留给了社区。但是,伴随挖掘机推土机的隆隆声,熟人社会及其交流系统土崩瓦解。如今的城市社区,只是指人居住的一个地方,社区社会资本①很低,社区成员多为陌生人,无社区归属感,社区成员间无信任可言。重建社区,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唯一现实路径是生长型社区教育。我们既然不能生活在一个现成的社区(共同体)中,那么只有让我们生活出一个社区(共同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普遍建立,正是提高社区归属感和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路径,是重拾共同体生活的有效载体。[9]

  2.内部发展动力的变革,突出学习的内生性

  (1)学习是人的一种自觉行动

  如果学习是为了获得一个外在的标志性的结果,比如一张证明学历或资格的证书,那么这样的由他人评价的学习是不可持续的。其实,学习的内源力来自人的生命成长欲望,学习评价者只能是自己。设计型的社区教育力图像学校教育一样建立起外评价系统,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物质激励机制的建立。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大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人的一生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具有自觉学习行为的动机,即改变自身的生命状态。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其生命宽度和厚度却拥有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它包涵着生命质量的全部密码。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一种“自带动力”的学习,是“我要学”,是由内而外的需要的满足,没有证书和学分的激励也是一样能学好的,甚至学得更好。

  (2)学习的过程即学习的目的

  设计型社区教育从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出发,认为好的学习是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学习;认为学习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目的。本真的学习不排斥并包容改变思维和行为,但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与目的的同一性。在功利滔滔的社会,学习被异化为谋取名利的工具,假设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学习过程愈短,则“性价比”显得愈高。而生活在社区的居民,他们所结成的学习共同体却是不讲这种“性价比”式的学习效率的;因为生命成长是无价的。想要缩短学习的过程,意味着想要缩短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的事。

  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共同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相统一,学习因自觉自愿自主而开心快乐,成员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尊重,守望相助的人际归属感得以建立,他们有了“温馨温暖的家”和心灵故乡。在杭州,6000个社区学习共同体已遍布城乡,显现“春风吹又生”的生长态势。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都提倡发展学习共同体,特别是后一个文件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并列提出,这一重大举措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3.教育资源观的变革,突出资源的再生性

  (1)变“成员”为“资源”:从“单向授受”到双向互动、互为师生

  单向传授式“培训”使社区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从而缺乏吸引力。在人类教育史上,学校的正规教育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存在。非正规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才是教育的常态。学校正规教育的局限性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举步维艰,最近,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出了“课堂革命”的号召,他说:“目前我们的课堂模式根本不能实现让学生真正发展。”正是因为传统的课堂不是学生的生命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而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生活的幸福感也是缺失的。学校式的社区教育同样会使学习者缺少学习的快乐和对社区的归属感。

  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社区教育的头等大事,有多少人就要有多少种教育。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供给式的学校教育方法是无法破解社区教育资源难题的。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成为现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微信的成功正是思维根本变革的成功。微信的本质是双向互动、多向共生。多年的实践表明,转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建立“成员即资源”[10]的观念和运作方式,社区教育的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生长型社区教育教学资源是自给式的,这种自给式学习为自主学习和共同学习提供了资源的保证,它还原了前学校时期学习的自然状态,[11]学习者互为师生,教学相长。保定市乐满家是一家只有两名员工的社会组织,利用社区闲置的200平方米的空间,每周有600至700名社区居民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学习活动,在两年半时间里有5万人次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些居民把乐满家当成了生活的乐园和精神家园。乐满家的成功就是走群众路线,学员们双向互动,互为师生。

  (2)降低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更多地开展无资源消耗的学习活动

  社区学习内容有三类:一是为了增长生存技能方面的学习内容,二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精神成长方面的学习内容,三是为了滋养心灵、提升生命宽度厚度的学习内容。对于社区教育的主要人群——老年人群体,增长知识和技能以获取名权利不是最重要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是老年人学习的目的。知识技能是向外求的,人生智慧是向内悟的。“悟”是处理自己与自己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满足人内在发展需求,澄明心性,回归初心,实现良知良能,实现人的生命性价值,不依赖外部资源,物质资源的耗费极少。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可编码的知识即信息类、学术类的知识可以通过集体的培训和个别的网络学习得到,对于灵性成长即心性、道德、情感类的化育与影响得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来实现,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并不消耗太多的物质资源,这是教育的要义所在。自下而上长出来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自带动力的自主共同学习,因无“门槛”和“零”消耗,让社区教育变得不难且更具有吸引力。

  4.供给侧的变革,突出学习服务的适切性

  (1)强调政府的责任,打造“湿地”和“池塘”

  尽管社区学习是居民自己的事,但兴办社区教育,政府不能“无为而治”,没有政府的超前规划,就没有足够可供市民学习的公共空间。没有基层政府的授权与赋能,社区就难以产生自治理的机制,民间社区组织就不可能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作用。不能把政府的职责定位在举办社区学校和老年大学一个方面,而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让自上而下的资源供给与自下而上的草根式学习需求相适应,通过“湿地”和“池塘”打造给予民间自主学习以必要的“阳光”和“雨露”。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基层政府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把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与社区治理方式创新紧密联系起来。在现行制度下打破“条条”间资源共享的壁垒困难很大,需要更好发挥区县和街镇“块块”在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中的作用。因为,地方政府更重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而社区教育直接与社区的建设相关。杭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②就明确把街道和乡镇作为学习圈创建的主体,对于调动镇街推进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打造精神家园。自然形成的公共学习空间,是关于人的天生的“中意”“习惯”的文化和“记忆”中的家园,在传统的农村或许就是村角的一棵大树或家族的祠堂。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共同学习、交流知识、分享心得、相长友爱,收获了守望相助的归属感。一座幸福城市,一定是有丰富的公共物理空间并由此形成的心理空间,足以满足人们共同学习和生命成长的需求。这些公共空间使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建立起智力、审美、情感、分享上的联系,它是真正的“宜人”空间,而非满足物欲和消费的空间。杭州近年来开展的城市文教综合体建设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有益的探索。公共学习空间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面积,而且分布要合理、大中小型的空间比例适当。

  (2)调整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功能,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兴办高质量的社区教育需要一大批有情怀、有能力的人为之努力。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我国部分省市初步建成了由市社区大学、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和村社教学点等四级办学网络,部分省市仍然保留的农村成人学校,也相继增挂了社区学校的牌子。但总体上看,专职从事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数量少(杭州市2017年专职人员866人,杭州市常住人口920万),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的同时,要调整社区教育机构的功能,除利用现有场地设施等资源开展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培训项目外,更多地要做好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习者搭建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培养更多的终身学习带头人,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通过一“库”、一“图”、一“网”、一“地”、一“台”的建设,在学习“需求者”与学习“供应者”之间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一“库”即能人库:凡是愿意为居民付出的有特长的人,无论是民间艺人、匠人还是学者、专家都选入师资库。一“图”即学习地图:所有能供人学习的场馆和社区学习共同体都以可以导航的方式列入地图中供学习者搜索。一“网”即学习成果分享网:为学习者提供成果展示与交流的网络空间,因为分享也是学习。一“地”即学习空间场地:为场地的有效利用进行协调。一“台”即展示交流平台:为学习者分享学习成果建立多种多样的能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生长型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更多的是研究者、协调者、指导者和服务员,是社会工作者而不是专职教师。通过他们,让众多的社会贤达、有识之士、热心人士和身边的居民都共同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使得社区学习更加气韵生动、魅力无穷。

  (3)把握数字化学习的度,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数字化学习的长处显而易见,但不可无限放大其作用,并不是只要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了,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的困境就解决了。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差异性,因为只有部分学习内容和部分人群适合数字化的学习。如老年人网络学习能力不高,且在年龄、性别、学历上均有显著差异,[12]针对老年人对网络存在认知障碍、网络学习的信息意识淡漠的问题,如何在数字化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再者,智能化移动终端的普遍应用使人们有可能在虚拟世界中结交更多朋友,这些心理空间生产的载体和标志按理可以成为开拓心理空间的新资源,但事实上,它却在无情地解构人的心理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个性化认识的新障碍。[13]用惩罚或利益诱导的方法让学习者在政府主办的网站上点击学习资源的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把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的决定性的手段也不具有科学性。过去三十年中失败的教训似乎没有降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热情,重复建设的悲剧不断上演,巨大的投入与极小的效用为社区教育工作取得党委政府的信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4)充分发挥自组织③的作用,助推社群伦理的普及与践履

  在政府(层级)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两种社会治理机制运行的同时,第三种机制即自组织机制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治理常常是层级、自组织和市场三种机制的结合和相互补充。社会学意义的社区的营造,不可能依赖基于交易关系的市场机制,也不能单纯依靠基于权力关系的层级治理,这恰恰为自组织治理机制留下了空间,这种基于情感关系——亲情、友情、同学情、邻里情和认同关系——的共同价值、共同志愿、共同记忆的治理机制,[14]以较小的关系成本带来较大的社会资本。生长型社区教育的四大核心要素迎合了自组织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目标和社群伦理。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重视自组织的培育,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起居民学习服务职能,让自组织在学习资源与学习需求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社区学习共同体是自组织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发展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化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生长型社区教育通过提高全体社区居民的素质,不仅能够实现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而且能为社区治理创新、实现社区资本的提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的政府,需要推进社区教育并实施变革,从教育策略和教育行为上变革社区教育的既有模式,才能让社区教育真正惠及亿万民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可持续的1.0型的社区教育必须转变到可持续的2.0型社区教育上来。虽然这种深刻的教育变革是艰难的,但唯有承认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做法并不正确,采取切实的变革,才能让社区教育朝着应然状态不断发展。生长型社区教育的探索与实施,可以为学校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在杭州、上海等地的蓬勃发展已经昭示了生长型社区教育的前景。

  注释:

  ①社区社会资本包涵三个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好的关系表明社区成员关系的强度大,好的结构表明边缘人少,好的认知表明社区归属感强。

  ②杭政函[2016]14号。

  ③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则主动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以下特征:一群人基于关系与信任而自愿地结合;结合的群体产生集体行动的需要;为了管理集体的行动而自定规则、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彭薇:社区教育如何吸引“新面孔”[N].解放日报,2009-12-24.

  [2]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42.

  [3][7][9]汪国新,项秉健.社区学习共同体,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J].教育发展研究,2018,(9):68,66,69.

  [4]项秉健,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探幽[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1.

  [5]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6]李零.丧家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65.

  [8]汪国新,余锦霞.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四大支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277.

  [10]汪国新,孙艳雷.成员即资源:社区学习共同体内生发展规律探析[J].职教论坛,2013,(24):38-41.

  [11]项秉健,汪国新.论时空坐标上的成人学习价值取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3):6.

  [12]马丽华,王倩然,程豪.老年学员网络学习能力差异研究——兼论基于学习权视角的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8,(9):109-116.

  [13]周勇.教育社会学与现代社会的人生难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